人生角度的轉變,企業的升級拓展,盧梅娘做起來是那么大手筆,游刃有余,悠游瀟灑。
初涉商海,成績斐然
盧梅娘是1965年從廣州市越秀區來到東莞的知識青年。1979年,身為太平鎮副鎮長的盧梅娘響應黨中央“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號召,向銀行貸款3000元,“下?!眲撧k了“太平鎮文化服務貿易公司”。從此盧梅娘博弈商海,所戰披靡,將她的智商、情商、財商發揮到極致。經過15年的風風雨雨,開辦了東莞市第一家中外合資彩擴沖印公司;建起了虎門鎮設備一流的櫻花大酒店、漢軒酒店;太平貿易公司九十年代已發展到擁有18家下屬企業,集工業、商業,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于一體,多元化、全方位發展的大型集團公司——廣東省金鵬集團后轉為東莞市高科實業有限公司,躋身于虎門鎮8大總公司之列。
持續發展,左右逢源
富而思進的盧梅娘到底做過副鎮長,她的眼光沒有停留在一己之得上,而是環視東莞、虎門地區的經濟發展。她敏銳地意識到一個地區要實現經濟騰飛,必須在發展“三來一補”的同時大力發展高科技、技術密集型的企業。1989年初,她高人一籌,眼光獨到地與擁有國家金質獎產品的郵電部成都電纜廠合資高起點建起年產60萬對公里市內全塑電話電纜的東莞CDC電纜廠,從破土之日到生產出第一根電纜僅用了439天。這樣快的速度,不僅合資廠和港商感到驚奇,連國內外客戶也都感到驚訝,由衷地稱贊“盧梅娘真是一個辦實事的企業家”。九十年代中期當全國約六成電纜廠瀕臨倒閉邊緣之際,東莞CDC電纜廠卻是東莞市乃至全國同行業中經濟效益最好的大型企業之一。
馬不停蹄的盧梅娘緊接著和日本商人合資建起東莞市大型的中外合資企業——東莞勝美達(太平)電機有限公司,廠房占地4.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萬多平方米,擁有100條生產線。不到半年時間,工廠提前進入試產階段。這就是盧梅娘的速度?,F在日本勝美達集團已決定將大部分在日本生產的高檔零部件引入太平勝美達。短短的幾年間,盧梅娘敢闖敢干,相繼在虎門辦起CDC、勝美達兩家大型中外合資企業和東南電子有限公司、有利針織有限公司等中型企業,為虎門從勞動密集型工業向高科技、高技術型工業過渡作出了重要貢獻。當時的鎮黨委書記稱贊說:“滿天星斗,總算盼來了一輪明月”。
亦工亦農,不亦樂乎
在改革開放的經濟大潮中,座座山丘、片片農田被棟棟高樓、廠房代替。農業這個根本有被忘卻之危。有著三農情結的盧梅娘思路總是情牽夢縈于開發第一產業,她很清醒,要實現虎門經濟騰飛,絕不能走重工輕農的路子,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無農不穩”。又不能走傳統的種植業的老路。盧梅娘在1987年投資組建了一個集科研、現代農業、工業、貿易、旅游為一體的綜合型“三高”農業企業——虎門綜合開發公司。在荒草叢生的馬金山、厚街等地建起了名優特水產、禽畜繁育,名優水產商品養殖和中華鱉養殖等八大養殖基地,占地4000多畝,建立了12個科研生產基地及馬金山健康食品廠、“中華鱉龜”飼料廠等經濟實體。目前虎門綜合開發公司經批準已升格為廣東綠卡實業有限公司,現有員工1000多人,專業技術人員20多名,無公害龜鱉養殖基地4600多畝,龜鱉品種60余種。年產中華鱉良種苗800萬只,烏龜種苗600萬只,無公害龜鱉商品500噸,龜鱉飼料5000噸。公司先后被國家科委、國務院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農業部及省市政府有管部門分別確定為“國家星火計劃高效農業示范區”、“廣東省三高農業示范區”、“中國最大的中華鱉開發基地”、“國家級中華鱉良種場”、“國家級烏龜良種場”、“廣東省中華鱉無公害養殖示范區”、“廣東省烏龜良種場”。從2003年起“綠卡”中華鱉種苗、中華鱉、烏龜苗、烏龜連續四年獲得“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公司先后被立定成科技研用三項,合作完成三項,獲省科技進步獎三項,省農業推廣獎二項,市科技進步獎三項。
由于工業不斷發展,土地的擠迫,盧梅娘于2000年已把大部分的養殖基地向西北山區轉移,為山區建設作出新貢獻。
從小貿易起步到高科技集團公司,龍頭養殖基地,覆蓋第一、二、三產業,開拓上升、創新發展,有賴于盧梅娘卓而不凡的智慧,更有賴于她高屋建瓴的世界眼光。盧梅娘先后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女企業家、南粵巾幗十杰、首屆南粵優秀女企業家十杰等光榮稱號。
盧梅娘,一個優美的名字,如果80年代的梅娘曲是革命的浪漫主義寫照,那么現代版的梅娘,則是在經濟大潮中矯健地搏擊浪尖的海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