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玲,中共黨員,松德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黨支部書記。她熱愛祖國、熱愛黨,遵紀守法,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曾先后榮獲廣東省“優秀女企業家”、“南粵巾幗十杰提名獎”、省“三八紅旗手”標兵、“巾幗創業帶頭人”、省“科技創新十大女企業家”、“全國杰出創業女性”、2011年被中山市委評為“十大模范共產黨員”之一、2011年中國包裝聯合會授予張曉玲同志為包裝事業做出突出貢獻“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當選為第十六屆廣州亞運會火炬傳遞中山站的火炬手、中山市第十屆至第十三屆黨代會代表、廣東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張曉玲已成為中山市女企業家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山市女性加強自主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典范。
立志高遠、銳意進取,創業路上成績斐然。1997年6月,張曉玲與丈夫帶著幾名員工來到中山南頭鎮,在雞鴨河畔租用了簡陋的廠房,創立了松德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半u鴨水漲鞋漂去,蚊蟲繞梁入夢來;飯堂車間同一室,肩扛手拉造精品”就是當時在極其艱苦條件下,開始艱難創業歷程的真實寫照。創業伊始,張曉玲就和其他企業決策者達成共識,“要做就做最好的”,把設備的品質底線定位在國內先進,把技術目標緊盯當時代表亞洲包裝印刷最先進技術的日本。為了能達到這一目標,盡快做出松德第一代產品,她憑著曾在國營廠里從事17年機械研究的經歷打下的良好基礎,從產品立項到研發、從圖紙設計到零件的外協加工再到生產裝配一張,她都親力親為,與公司一班人起早貪黑扎根在國間里,手上傷痕累累,人消瘦了許多不說,兩鬢也過早的添上了些許白發,她的行為感動了所有與她一起艱辛創業的人。蒼天不負有心人,辛勤的汗水終于結出豐碩的果實,在她的帶領下當年10月制造出了松德第一臺產品,同時該產品也是當時國內首臺速度高達120米/分可替代進口的高速擠出復合機,該機的誕生填補了國內不能生產高速擠出復合機的空白。給國內同行業以振奮與驚喜,并建立了堅固的市場“橋頭堡”。
科技創新、脫穎而出,行業路上的排頭兵。經過十多年的創業和奮斗,2011年2月1日松德公司成功登錄“創業板”成為中山市首家在企業板上市的企業;松德公司是行業里公認的進步最快的民營企業,成為當前中國包裝印刷設備制造行業一家處于領導地位的龍頭企業,這所有成績的取決于創業者立志高遠、銳意進取的氣魄和理念。因此,在企業發展方向上確立了“創建國際一流的凹印柔印及加工設備生產企業”的長遠目標,把追趕對象鎖定到歐美,堅決地樹起了“樹國際品牌,造國貨精品”的旗幟,勇敢地擔負起振興行業的社會使命。
90年代末到2000年初,無軸(電子軸)傳動技術的運用,可以說是全球印刷業的一場技術革命,這項技術對當時發展中的國內行業來說相對陌生,它以其優異的傳動方式引領了世界包裝印刷設備制造業的潮流,擁有了該項技術就等于掌握了國內、國際市場的巨大商機。因此,國內同行業都想擁有它,但該技術只是掌握在歐洲一兩個發達國家的手上,這對松德努力為實現“創建國際一流的凹印柔印及加工設備生產企業”的長遠目標,加快向國際化邁進的步伐帶來了阻力。然而松德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張曉玲告誡員工說:松德發展到今天已不再是十幾年前那個在河水上漲,屋內能積水半尺高的小小廠房。它已經成為業界爭相模仿的領頭羊,它每一個動作都可能給行業造成影響。松德將不再是松德人的松德,而是全行業的松德,你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不斷進步,這是每一個成功的企業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在張曉玲夫婦的帶領下,在產品技術創新上狠下功夫,秉承“每天前進一步、始終快人一步”的設計理念,針對“電子軸”技術,加大研發力度,不管是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只要是需要,作為副董事長的她都給予極大的支持,親自帶隊去國外考察,通過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對產品研發做最大的投入,光設計技術圖紙所需的紙張堆起來就有兩米多高,試機所用的材料多達上百噸。通過不斷地吸收、消化,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2003年7月,終于成功開發出國內首臺電子軸傳動紙張凹版印刷機,開創了國產電子軸傳動凹版印刷機的新紀元。該機型于2004年通過了經中國包裝總公司組織的部級鑒定,評定為“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從松德公司創立之日起至今,在張曉玲夫婦領導下,公司發展日新月異,幾乎每兩年就能推出一項新產品,始終在的多樣化和國產化、折疊紙盒凹版印刷機及配套工藝解決方案等高新技術領域保持國內領先地位。從1997年松德生產的第一臺設備就是“填補國內空白,并可替代進口”到1998年重型吊壁式分切機180M/Min;2000年150M機械速度凹版印刷機;03年電子軸傳動高速紙張凹版印刷機;05年立項開發“連線定長拉伸復合轉移印刷-橫切機組” 是繼意大利賽魯迪公司之后在此領域研發成功的第二家企業;06年國家火炬計劃項目,07年數字化寬幅高速衛星式柔版印刷機;08年多層共擠寬幅流延薄膜生產線,限塑后的無溶劑復合機(環保、國內第一臺)……。十幾年的風風雨雨,張曉玲夫婦憑著至深的默契共同將松德推上了行業領袖地位。
公司多次獲得了國家部委、省市等有關部門的頒發“科學技術進步獎”等獎項。近年來,分別承擔了4項國家級、2項省級、3項市級的科技計劃項目的研發任務。2006年成為“廣東省凹印和柔印成套設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依托單位;被國家確認為“中國印刷機械標準委員會凹印、柔印標準秘書處承擔單位,先后共牽頭起草了3項行業標準、1項國家標準。
先后被各級政府和行業評為“優秀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包裝龍頭企業”、“中國包裝產品定點生產企業”、“ 裝備制造業100重點培育企業”、 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國包裝聯合會廣東省實訓基地”、“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廣東省用戶滿意企業”、“中國軟包裝行業十大受歡迎設備供應商”、“推動中國包裝業10年中20項創新技術的杰出貢獻企業”、“中山市優秀高新技術企業”、中山市“光彩之星”、“廣東省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中山市內資一百強企業”、“中山市優秀業主企業”、2011年2月1日企業成功登錄“創業板”成為中山市首家在企業板上市的企業等等榮譽。目前,高新技術產品及技術性收入占企業年總收入的比重已達80%左右。
學習多一點,管理高一籌,企業上層樓。張曉玲同志在松德公司里主要負責企業管理工作,并非企業管理科班出身的她,隨著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堅持不間斷地多方面學習和提高。北京清華大學、廣州中山大學的學堂有她的身影,各種企業管理培訓班里有她蹤跡,書店管理類書架上留下她尋尋覓覓的目光……。她還堅持每年出境到諸如日本、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其它發達國家的企業觀摩考察,積極借鑒國外先進企業的經營和管理經驗。
通過堅持不懈的“充電”,使自己的知識結構始終緊跟時代的步伐,滿足企業的要求。企業越來越大,部門越來越多,管理系統越來越復雜,但她始終游刃有余。她不僅自己學,也鼓勵和帶領大家學。堅持每周為員工上一堂管理課,派遣管理人員外出學習時從不吝嗇成本。在她的帶領下,公司管理人員也形成了學習的風氣,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公司管理日趨規范。
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向社會獻愛心。在張曉玲同志的帶領下,松德公司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過程,張曉玲成功了,但她并沒有忘記回報社會,沒有忘記曾經支持幫助過她的人們。在福建老家,不辜父望,為家鄉的公益慈善事業和“郭逢和獎學金”捐入資金數五百多萬元人民幣,幫助幾十人圓了上大學的夢。每年的8月份,她都為即將開學的貧困職工家庭子女發放“助學金”,同時建立困難員工檔案,對于有困難的員工及時提供幫助,及時為他們解決生活問題,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使企業真正成為員工可依賴的家。公司還倡議黨員開展“扶貧助學”活動,設立“扶貧助學”基金。不僅繼續對公司內困難職工家庭進行資助,還對南頭鎮的十名特困家庭學生進行長期資助,2010年被評為“優秀愛心父母”。中山市每年的慈善萬人行活動她都積極參加,多年累計捐入善款近500百萬元人民幣。
張曉玲充滿了女性的溫柔與慈愛,愛國、愛黨、愛家庭、愛員工,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大多數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并身體力行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奏響了一支嘹亮的創業者之歌!